膝關節的保健
壹、退化性膝關節炎:
大部分的人一旦年紀超過四十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加,加上本身體重的壓迫,會使人加速軟骨的退化、磨損、表面變得粗糙不平,當嚴重時軟骨有可能完全消失,而形成骨頭之間直接接觸,因而導致發炎、疼痛,甚至無法正常彎曲、移動。
接著軟骨發炎後還會刺激骨頭向外生長,亦即產生所謂骨刺。除了年齡、肥胖以外,從事劇烈運動如跑步、打球也可能使軟骨比較容易磨損,往往就從膝蓋開始出現不舒服的症狀;例如:上下樓梯會膝蓋疼痛、早晨起床會膝蓋僵硬、走路或運動時膝蓋關節有聲響、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膝蓋腫大或變形等,而以上的症狀即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也是造成膝關節痛的最主要因素。
退化性關節炎又稱為骨性關節性,是一種發生在可動關節的關節病變,特徵是關節軟骨逐漸的被破壞,然而其所侵犯的位置並不侷限於軟骨,而是包括整個關節囊
退化性關節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繼發性有明確的致病因素,如有創傷病史、遺傳或生長的因素、內分泌及代謝性問題,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大部分為原發性,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可能與年齡增長、過度使用、損傷、肥胖、遺傳等多種因素相關。
疼痛是主要症狀。嚴重程度不一,通常當關節活動愈久時或近黃昏時,疼痛就加重。當天氣由晴轉陰,氣壓驟然降低,關節所受壓力增加,但軟骨調節緩衝功能不足,關節便猶如氣象台般腫脹發炎,產生疼痛,事先預知天氣的變化。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的症狀為疼痛、腫脹、局部溫熱,關節搖動時,時常聽到聲響。進而長時間不動時,當想要站起來,總會感覺關節疼痛和僵硬。
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痛一般會因活動而惡化,休息時緩解,隨著疾病的進展,最後連夜間或休息的時間也無可避免的感到疼痛。患者關節晨僵的症狀是常見的,不過退化性關節炎的晨僵通常小於三十分鐘。關節的壓痛也是常見的症狀。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診斷:
(一)臨床診斷標準:必須有膝關節的疼痛,加上下列六種臨床特徵的任三種:
1.年齡大於五十歲。 2.晨僵小於等於三十分鐘。 3.骨摩擦捻髮聲。
4.骨性壓痛。 5.骨性肥大。 6.觸診無發熱。
(二)實驗室診斷標準:
1.紅血球降沉降速度≦40mm/h
2.類風濕因子滴度濃度≦1:40
3.關節液為清澈黏液,白血球計數小於200/mm3
貳、中醫治療的特色
中醫認為退化性膝關節炎多由於腎氣不足,再加上風、寒、濕、熱之邪所導致,傷筋的臨床表現,如筋急、筋縮、筋痿、筋結。傷骨則包括骨質增生、骨質疏鬆等。但筋骨損傷不是獨立存在,傷筋能損骨,損骨亦能傷筋,彼此又互相聯繫。
退化性關節炎在中醫上屬於「痹症」、「骨痹」的範疇,中醫治療可分為(1)內服中藥(2)中藥薰蒸及外敷(3)傷科推拿手法(4)針灸。
(一)中醫病因病機:退化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痹症範疇。《靈樞‧寒熱病》記載有「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住,煩心」。《素問‧長刺結論》又說:「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痹。」其病因病機在於本虛標實。本虛者,肝腎虛損,標實者,乃風、寒、濕之外邪雜至而成。
(二)中醫證型:依據各醫師臨床上不同的經驗,可分為許多不同的證型,如大陸王少山分為初中後三期辨證論治;初期屬瘀血阻絡,治宜活血化瘀,驅風散寒;中期則屬肝腎虧虛型,治宜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除濕止痛;晚期則屬氣陰兩虛型,治宜培補肝腎。
(三)辨證論治:
(1)瘀阻筋絡
症狀:患部疼痛,痛處不移,夜間痛甚,心悸氣短,面色黯滯。舌質紫暗或瘀斑。
治則:化瘀通絡,養血活血行氣。
方藥:疏經活血湯加減,早晚溫服。
(2)寒濕阻滯
症狀:患處僵硬冷痛,遇寒則甚,遇熱則舒。
治則:溫陽化濕,祛寒通絡。
方藥:小活絡丹或烏頭湯或.加減,早晚溫服。
(3)肝腎虧虛
症狀:不能久立久坐,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口乾舌燥。舌偏紅或邊尖紅。
治則:補肝腎,益精血。
方藥:獨活寄生湯或濟生腎氣丸加減,早晚溫服。
(4)中藥的「龜鹿二仙膠」可用來修復膝關節內部的軟骨機能以及增添關節滑液。
【組成】鹿角、龜板、枸杞子、人參。
【功效】填精補髓、益氣壯陽。
【臨床應用】骨質疏鬆症,可促進骨漿的分泌。本品因含有大量膠原質,可促進骨漿的分泌,得被人體吸收,因此對退化性膝關節炎,可獲得良好的改善。
退化性膝關節炎之針灸治療策略是以局部取穴為主要的治療方式,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之臨床療效更能突顯。往往治療八至十二週即能控制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而所採用的穴位有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犢鼻、膝眼、崑崙、懸鐘、三陰交、太谿等。
參、中醫養生與預防: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日常生活以膠質食補也非常重要。例如:(1)動物類有魚骨頭、海參、鰻魚、雞爪、豬腳筋、豬皮等。以及(2)植物性富含膠質的食物如海帶、白木耳、黑木耳和綠色蔬菜(如莧菜、波菜)等,對骨關節的維護有相當的幫助。
預防勝於治療。預防膝關節的退化,應注意以下七點:(1)當在年輕之時即開始小心預防,從事運動前皆應熱身。(2)婦女朋友對骨鈣質的吸收應特別注意,應養成食用牛乳的習慣。(3)平時清掃打掃或必須在接近地面工作時,避免蹲跪姿勢過久,假使已有膝退化性關節炎之患者,應嚴格避免蹲跪。(4)身材過胖者宜減輕體重,降低膝關節所承受之壓力。(5)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平常可練習太極拳、八段錦、游泳等。(6)飲食護理方面應多食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並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可於食物中加適量薑、辣椒、茴香、桂皮類調料以助驅散風寒濕邪,禁生冷,忌食肥厚、油膩食品。(7)天氣寒冷時可戴護膝套來做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