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腸胃疾病自古以來即為普遍困擾人們的疾病,因其致病原因多元,涵蓋的臟器又廣泛,故常造成一定程度的發生率;中醫在胃腸疾病的治療有完整的理論、縝密的思維、靈活的用藥,值得廣為推廣與宣導。個別疾病已經多位醫者深入討論,本文僅從中醫在胃腸疾病治療的思考邏輯,及其理論機轉出發,探討中醫治病的精神及其特質。
二、前言:
中醫治療理論的基準點首重病因,根據病因擬定治療方向,一個疾病的病因常不只一個,在胃腸疾病方面,可因個體本身的虛弱、外界寒氣或暑熱的侵犯、不同病菌的感染、飲食習慣或單次的食傷、情志的失調等等多重原因單一或合併的共同影響;故治療上常必須審慎辨明其病因,考量其病程,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訂定治療計畫,在不同時期給予相應的處方用藥及衛教,最終目標是患者可以不再需要藥物而達到無病無痛的境界。筆者常年臨床工作常感嘆我輩中醫生在西醫觀念充斥的時代,僅僅要說服患者採用效果好副作用少的中醫治療即感萬分耗時耗力,深感中醫的宣導是我們該努力的重點,望大家一起努力,也讓社會大眾更加接受中醫,應是我們不容推辭的時代使命。
三、中醫在胃腸疾病的治療方法及其機轉:
針對不同病因及相關臟腑功能失調,中醫在胃腸疾病的治療有以下各種不同的治法:
(一)疏邪解表、化濁和中法:機體一旦感染風邪,一定會表現胃納欠佳的症狀,事實上因病毒感染,風寒濕邪擾動胃腸而造成噁心、嘔吐、發熱惡寒、頭痛身痛、胸脘滿悶、困倦乏力的症狀非常常見,此時以霍香正氣散、小建中湯等治療,皆可取得一定的療效。其中藿香、紫蘇、白芷、芳香化濁,散寒疏表;大腹皮、厚朴理氣除滿;半夏、陳皮和胃降逆止嘔;白术、茯苓、甘草化濕健脾;桔梗開宣肺氣以加強霍香解表之功;生薑、大棗,調合營衛,和胃止嘔1。却風解表藥增強消化功能,如薄荷、荊芥、細辛、升麻、甘草等,清涼爽口,消炎除菌、善除口腔穢臭,提高味覺感受器敏感性。而揮發油(如桂皮油、荊芥、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蘇葉中丁香酚、脫氫蘇葉醛)、辛辣成分(如薑油酮、薑酚)刺激嗅、味覺神經,反射地促進消化液分泌。腹脹是大量泡沫包裹氣體,不易排出,擴張腸道。生薑油、紫蘇油等表面張力低於水,有消泡活性,能夠恢復胃腸正常容納量,增強運動功能2。
(二)溫中散寒,緩痙止痛法:外感寒邪,飲食生冷,以致寒積於中,陽氣失其舒展,造成胃腸之滿悶、疼痛,痛處喜暖,有感受寒涼、嗜食生冷病史,是其辨症的要點,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理中湯、良附丸、安中散等皆是常用方劑3;據報導其中蓽菝、胡椒、川椒、乾薑、吳茱萸、辣椒、肉桂、丁香、草蔻、高良薑、氣辛味辣,能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酶活性,溫和刺激腸胃運動,排除發酵積氣,增進食慾2。。又如報導用理中湯治療嚴重腹脹、及其加減治療慢性胃炎收到良好的療效4。
(三)消食導滯、化積和中法:飲食過多,積滯於內,胃失和降,中脘作痛,嗳腐脹悶,暴飲暴食或啖不潔之品或過食膏粱厚味辛辣之物,致食物停滯不化,造成胃腸氣機阻塞而引發各種胃腸疾患;治宜消食導滯、化積和中,常用方劑如保和丸、枳朮丸、枳實導滯丸、枳實消痞丸等,消導劑常包括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通過增強機體胃腸運動,促進胃腸消化液分泌而增強消化機能;一是通過其所含脂肪酶、澱粉酶等以加強對食物的分解而促進消化5。
(四)疏肝理氣、和胃調中法:肝屬木,為鋼臟,性喜條達而主疏泄;胃屬土,為多氣多血之腑,喜濡潤而主受納。肝胃之間,土木相乘,故肝氣鬱結,易於橫逆犯胃,以致氣機痞阻,發為胃病1。理氣法,即舒暢氣機,調理氣分,使之氣順通達的治法;主要包括行氣解鬱、降氣止逆兩類5。氣滯的特點,上腹部疼痛往往沒有一定的部位,病人自覺一股氣在上腹部攻撐作痛,通過嗳氣以後,感到舒服3。而其兼症常有心煩懊憹、失眠多夢等。可見氣機不調除主要指消化系統功能障礙以外,又與高級神經活動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故理氣劑亦常具有鎮靜、鎮痛等作用5。大多數理氣藥含芳香揮發油,溫和刺激消化液分泌和胃腸運動,健胃驅風,提高食欲,幫助消化。但是,當胃酸分泌過盛,腐蝕黏膜;理氣藥又能抑制胃酸分泌,保護黏膜,防止潰瘍病。理氣要組成的複方能抑制固定水浴法引起動物應激性潰瘍,結紮幽門法引起的潰瘍。這種對多種實驗性潰瘍的防治作用,提示抗潰瘍作用有多種因素,包括鎮靜中樞、降低迷走神經興奮、抑制胃酸分泌,改善黏膜供血、增強黏膜防禦消化腐蝕能力等等2。常用方劑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遙散6,越鞠丸、天台烏藥散、金鈴子散、旋覆代赭石湯5等。疏肝理氣法廣泛應用於各種類型的胃腸疾病,如:胃食道逆流、急慢性胃炎、胃與十二指腸潰瘍、腸躁症等病症6。
(五)清熱消炎、抑菌和中:炎症是許多常見疾病的基本病理過程,是機體對各種損害因子所引起的損害而發生的一種反應。中國醫學認為,炎症是病邪損害了機體,破壞了機體內在平衡,使氣血瘀滯,經絡受阻,鬱而化熱,熱盛生火,火盛成毒所致,因此,一般炎症多屬實熱之證,“清法”就是其常用的治法4。常用方劑如:清胃散、黃連湯、瀉心湯、黃芩湯、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5等。研究顯示清熱藥可透過生物鹼、苦味質等苦味成分刺激舌面味覺感受器,反射性興奮食慾中樞,增加唾液、胃液分泌,而調整胃腸功能。另外,有多種病菌通過一系列酶反應引起黏膜腺體分泌大量等滲液體產生腹瀉,而清熱藥中之氯丙榛、烟酸可抑制該酶而止瀉,葛根芩連湯抑菌作用雖不強,但能顯著減輕分泌性腹瀉,其中黃連所含的小檗鹼能抑制霍亂弧菌腸毒素腹瀉。而清熱解毒藥對消化道平滑肌運轉作用很不一致,有的消痞通便,有的鎮吐止瀉,有的成雙向作用,有的藥會因配伍不同的藥而有不同的作用;其他值得注意的是,單一使用苦寒藥雖有抗菌消炎之作用,但苦寒傷胃,苦味過量反而抑制胃酸分泌和腸管運動,損傷胃黏膜導至納減腹脹,中醫主張配合含揮發油的藿香、砂仁、白蔻、乾薑等芳香理氣藥,以減輕苦寒藥的不良反應,故苦辛通降配伍有一定的科學道理2。
(六)緩中補虛、健胃整腸法:胃腸功能之所以時常出現問題,常與患者本身的虛弱有關,而本來健壯者若因外邪、飲食、情志等因素而時常患病,也會造成機體的虛弱,所以常互為因果,惡性循環,
所以中醫在治療腸胃疾病的療程中,常常會搭配補益元氣的藥物,這類方藥大都能調節消化系統的混亂,消除或減輕消化道的器質性改變;例如四君子湯對脾虛患者的腸道呈抑制性影響,能使常平滑肌的緊張性油過高恢復正常,同時依然保持較好的收縮力,這對於維持腸管的正常運動,食物乳糜的吸收無疑是有益的4。常用方劑如四君子湯、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六神散、溫中補脾湯、資生丸等5。
(七)燥濕化痰、利水健脾法:「濕阻」是中醫特有的病理名詞,因外受濕邪,濕邪阻於脾胃而引發,主要臨床表現為全身乏力、四肢酸重、胸腹悶脹、飲食無味、納差、有些病人有低熱,「疰下」也是濕阻的一種,有些人一到夏季就胃口減低、倦怠、低熱,臨床常用霍香正氣散、平胃散、三仁湯等;另外脾胃運化功能減弱,脾虛不能運化水穀而內升水濕,為「脾虛生濕」的症候,臨床表現為胸腹悶脹、飲食無味、不思飲食、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脈濡軟無力,此時宜與補益藥配合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厚朴、霍香、佩蘭等6;另外脾主運化,若脾的運化失常,則水液停聚為痰,痰飲久留脾胃造成心悸、短氣、嘔吐痰沫、形體消瘦,用理脾藥與化痰藥如陳皮、枳殼、枳實等同用4;若水飲上凌心肺,清陽之氣失展,故頭目昏眩、嘔吐痰沫,為寒飲停聚之象用苓桂朮甘湯3;當濕氣太盛下注於大腸,造成水濕停聚而成泄瀉,此時則須用強力利水健脾以止瀉法,用五苓散溫陽化氣利水以止瀉5。
(八)止血法:主治各種胃腸出血,如吐血、便血等,一般分為涼血止血、補血止血兩類。「涼血止血」用於血分有熱而迫血妄行之出血證候,多屬急性出血,一般血色鮮紅,常伴面赤唇紅、口燥咽乾、便結尿黃、舌紅苔黃、脈數等症,常用方藥如十灰散、槐花散,「補血止血」用於因脾虛、血虛所致出血,常用方藥如黃土湯5 8;止血藥中三七可增加血液中之凝血酶,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而止血;白芨含有豐富的黏液膠質,可以增加血小板第三因子的活性,縮短凝血酶生成的時間,使血細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局部止血作用十分好;槐花可改善血管壁功能,增強毛細管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且含有豐富鞣質,故止血作用佳,各種出血證由其是腸道出血7。
(九)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法:久病由氣滯發展為血瘀,甚則絡傷血溢,故見痛有定處,吐血便黑,舌紫暗,脈細澀,常用方劑如失笑散3,丹參飲5等,其中蒲黃可降低血小板之黏附性、擴張血管、促進纖維溶解、消散瘀血、進而緩解瘀血阻滯之疼痛,五靈脂除散瘀止痛外,尚能緩解平滑肌痙攣,丹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7,治血瘀作痛,抗菌消堅,檀香溫中理氣,善治心腹諸痛,配伍砂仁溫胃暢中,散解胸中氣滯,檀香、砂仁還能促進腸蠕動而排除消化道積氣,合為活血止痛、健胃劑5;另外,其他活血化瘀藥,如延胡索能治脾胃氣結滯不散、心腹痛,鬱金理氣散瘀、健胃利膽,鬱金的醚萃取物可增進膽汁分泌,促進膽囊收縮,進而加強胃腸消化能力7。
(十)瀉下通便,除積導滯法:當腸胃有了積滯,進而侵犯臟腑,出現高熱、口渴、煩燥、譫語、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沉數等裏証,形成了胃腸實熱裏証,此時宜用瀉熱通便之方藥,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涼膈散等;另外,腹部受涼或過食生冷,以致寒濕邪內傳脾,發生腹痛、吐瀉等,形成了裏寒証,此時宜用主治冷積便秘及寒痛等證的溫下劑,如:大黃腹子湯、三物備急丸、溫脾湯等;另外,熱性病後期,灼津化燥之便秘證或年老體須以及產後血虛便秘者宜用潤下之劑,如:麻子仁丸、五仁丸等。當水飲停聚體內,或胸脅有水氣;或腹腫脹滿;或腑氣不通者。凡症見胸腹脹滿而痛、大便秘結、苔黃、脈弦等實證表現者,均可酌用逐水劑,如十棗湯5。據報導,下法可促進腸道推進功能,能增加腸壁或腹腔脹氣的血氧供應,有利於保持腸壁生理機能;腸麻痺或腸循環不足時,腸內腐敗分解過程增加,厭氧菌繁殖可能加速,而腸蠕動的增加和腸壁血液循環的改善,可改變細菌學狀態,並促使腸內腐敗物質分解;腸壁血循環增加有利於腹腔滲出物的吸收及白血球析出,有利於消除炎症,並對多種細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瀉下劑可促進腹腔內血液吸收、預防術後腹腔內粘連、利膽、利尿、降低血壓及膽固醇等多重作用4。
(十一)和解表裏、調肝理脾法:和解劑事和解法的具體表現。其方藥組成的特點為寒熱併用、攻補兼施,以達和解表裏、調和臟腑、平衡陰陽的目的。和解劑主要有以下四類:「和解少陽」,代表方劑如小柴胡湯,具有和解少陽,清膽和胃之功。主治少陽膽經發病影響及胃所致的口苦,咽乾目眩,寒熱往來,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另外本方亦治婦人熱入血室,瘧疾等。「調和肝脾」代表方劑如逍遙散、四逆散等,具有養血疏肝,和中健脾之功,主治肝鬱血虛影響脾胃所致的兩脇作痛,寒熱往來,咽乾目眩,神疲食少,月經不調,乳房作脹等。「調和腸胃」代表方劑如半夏瀉心湯,具有和胃降逆,開結消痞之功。主治由中虛不合、寒熱失調所致的心下痞硬,滿悶不舒或嘔,或腸鳴不利等。「和解治瘧」代表方劑如達原飲等,具有辟穢化濁,清熱解毒,和解肝脾之功。主治瘟疫初起,或瘧疾邪毒伏於膜原而影響肝脾不和,導致寒熱似瘧,或發無定時,胸悶嘔惡,舌苔垢膩等證。和解劑既可通過清熱解毒之抗菌、中和毒素等作用以祛邪,又可通過溫裏補益而調動機體抗病力以扶正。此即寒熱併用,攻補兼施,共收和解表裏之功。和解劑既有興奮中樞、健胃、保肝等作用以補其不足,又有鎮靜、鎮痛、解痙等作用以平其亢奮,緩其急迫,共奏調和偏勝、平衡陰陽之效5。
(十二)固澀法:脾陽不足,或脾腎虛寒,以致久瀉不止,宜用澀腸止瀉劑,如桃花湯、赤石脂禹餘糧湯、真人養臟湯、四神丸等。收色劑大多具有強壯、鎮靜、健胃、收斂、止瀉作用,故常用於慢性痢疾、慢性腸炎以及結腸過敏等慢性腹瀉5。其中,赤石脂、禹餘糧能收斂組織表面黏膜,阻止黏液分泌,以奏止瀉及止血之效;訶子因富含鞣質,對菌痢或腸炎所形成的黏膜潰瘍有收斂保護作用,用於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所引發的久瀉久痢;芡實常作為家庭食療補品,因其含有豐富營養成分,治小兒脾虛泄瀉尤為適宜;烏賊骨所含的碳酸鈣等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常用於制酸止痛,另外,烏梅味極酸,可使蛔蟲活動受到抑制。另一說是因為烏梅對腸管運動有抑制作用,因此而有助於解除腸管和總膽管痙攣,使蛔蟲退出膽道,安蛔止痛7。
四、結語:
以上簡述胃腸疾病的治療法則,臨床時,須先審慎辨其病因,了解牽涉之臟腑功能失調影響,患者本身的特質,飲食習慣,作息及工作等加重因素,方能選擇相對應的治療方法,有時甚至可同時選用二、三種治法互相搭配,故中醫在胃腸疾病的治療思考是非常慎密而靈活的,其考量之層面極廣泛又極細膩,牽涉的臟腑功能互相影響的理念更是中醫治病整體觀的典型模式,所以治療方法錯縱複雜,但也是中醫治病的特點和優勢,筆者長年從事臨床工作深覺中醫是值得推廣的一門醫學,我輩中醫實應感深切的自信與自豪,更應以推廣這門淵博的醫學為我們不容推卸的使命。
五、參考書目
1.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知音出版社,1989。
2.孫孝洪:中醫治療學原理,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3.戴新民發行:中醫內科學,啟業書局,1987。
4.楊維傑、蔡明宗、張錦清合編:實用中醫治法學,樂群出版公司,1985。
5.游士勳、張錦清:實用中醫方劑學,樂群文化事業公司,1989。
6.黃碧松、蘇三稜:中醫內科治療手冊,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出版,2006。
7.林鉅超:中藥匯通,生命醫學雜誌社,1991。
8.李克光:金匱要略,知音出版,1994。